欢迎访问纪廉文化传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医药食品 聚焦三农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公安频道 司法频道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之窗 >

中国6G取得重要突破!世界各国斥巨资布局研发,6G优势究竟在哪?

时间: 2022-03-05 22:2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华为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当记者问任正非“为什么还要拼命研究 6G”时,任正非表示,每一代的无线通信都发展出了新的能力,过去的1-5G时代只有通讯能力,而6G是“通信感知一体化”。6G比当下的5G增加了智能和感知,在6G时代信息处理和交互增加了新的维度,具备了智能性。如果说5G已经达到了“万物互联”的效果,那么6G则是达到“万物智连”的效果。而我国研究6G是未雨绸缪和抢占专利阵地,而不是后知后觉发现6G的重大用处时,我国却因为没有自己的专利而受制于人。
 
6G有多快及覆盖面有多广?
 
中国在6G领域取得哪些突破?
 
各国斥巨资布局研发,6G优势究竟在哪?
 
6G什么时候能来临?有多快?覆盖面有多广?
 
最近脍炙人口的6G,对于广大人群来说,可谓是“未见其面,先闻其名。”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6G”,是一个概念性无线网络移动通讯技术。而令人诧异的是,如今5G时代才刚刚到来,对于6G的研发却已经如火如荼。实际上,各国之间对于6G的讨论早在2018年便已经开始。对此,很多人表示诧异,2018年5G都还没有出现,就已经开始探讨6G了吗?
 
是的,因为互联网代际的普及,远远要比研发晚得多,毕竟从研发到技术攻克,再从雏形产品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之后,才是推广和使用。就拿6G来说,虽然目前已经投入研发当中,但学术界和产业界则推测6G的落地预计要到2026年-2027年才能开始,也就是在5-6年之后才落地。作为6G技术的早发者爱立信则表示,6G基础技术的早期标准可能会在2027年发布。
 
学术界、产业界还从不同角度对6G的“速度”进行分析,指出6G的通信指标将比5G高10-100倍;还有专家表示,技术上6G的峰值将达到1Tbps,能效是5G的100倍,整网容量是5G的1000倍,全网平均用户速率在室外是10-20Gbps,室内达到10Gbps以上。美国电信运营商首席技术官表示,6G凭借着自身极高的速率和容量,将能够把无线电通信推向更高的频段,吞吐量是5G的100倍。这样的速度实在令人震撼,还记得在5G推广的时候,官宣其网速是4G的10倍便已经引起轰动,而今6G的速度是5G的10-1000倍。
 
6G网络不仅仅具备了大带宽、延时低、效率高,并且在传感、成像和定位方面将爆发出巨大的能力。不仅速度快,而且覆盖面广,如果说5G网络能把人、机、物之间互联起来,那么6G则是在具备在5G同样的功能之后,还能够“注入感知”,能够像一个巨大的传感器,无所不在地感知物理世界。而从覆盖面范围来看,6G网络不仅能够覆盖以往历代网络所不能触及的沙漠、无人区、海洋等;而且6G无线网络不再局限于地面,而是能够实现地面、卫星、机载之间的网络无缝链接。简单点来说到了6G时代,我们不管是在沙漠地区、无人区、海洋潜水,亦或是在飞机上,都可以实现无障碍通讯。
 
到底能用在哪些地方?
 
以往1-5G运用在地面上的哪些地方可以说是通俗易懂,几乎是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通讯信息,还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家电当中。那么,覆盖范围从地面到卫星、机载之间的6G,到底又能用在哪些地方呢?
 
有专家表示,6G在未来的运用,不仅仅在于手机通讯,或将被运用于空间通讯、智能交互、全自动交通、机器之间的协作等;甚至还能实现更加“神奇”的领域,比如多感官混合现实、触觉互联网、情感和触觉交流等等。
 
生活中,6G通信技术不再是简单的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突破,还能够实现更多智能化场景和效果。届时在6G技术之下,目前还不够成熟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扩展现实)都可以实现,而那时传统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将被VR、AR、MR所取缔,可以实现网络与人类感官无缝集成,比如视频会议不再只是显示在屏幕上的平面图,而是如同“活生生”坐着面对面的人;还能够广泛地运用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等;还有一点令人期待的是,在6G技术的支持之下,到了2030年时或可实现自动驾驶,届时能够让运输和物流变得更加便捷。6G技术旨在缩小数字鸿沟,实现万物互联这个“终极目标”,让人类的工作、生活、娱乐都能够得到跨次元的提升。
 
在军事上,6G可运用其最瞩目的点,那便是可以达到太赫兹层面。所谓的太赫兹是波动频率单位之一,而太赫兹波则是指频率在0.1~10 THz(波长为3000~3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它不仅能够覆盖有机体和生物大分子等物质,也能够覆盖等离子体、半导体等。这个波段可广泛运用于军事雷达、国土安全与反恐、高保密数据的传输等等。
 
仅如此,太赫兹技术还可以运用在实时生物信息提取以及医学诊断等领域;也能够运用在大气与环境,乃至航天技术,而6G技术的成功突破对元宇宙研究无疑是“如虎添翼”。
 
各国斥巨资布局研发,中国在6G领域取得哪些突破?
 
综上所述,6G技术的优势在哪里,相信大部分人看完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也是为何各个国家近几年来都在为6G献财献策的原因所在。芬兰科学院在2018年3月份率先入场,计划在将致力于6G技术的研发,这个项目计划在未来八年获得援助资金高达2.5亿欧元,也就是大概18亿人民币。
 
自从芬兰官宣之后,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入场开始研究6G领域,中国也毫不例外。其中,2019年初宣布入场的两大韩国科技巨头三星和LG,在2021年9月份LG宣布成功进行了6G太赫兹频段的无线信号传输测试,测试的距离首次突破100米。日本在6G领域的研发更是采取多项措施,为了推进6G的研发速度,除了让国内科技巨头强强联手,更是多次追加6G的工程的拨款,为的就是能够让日本在6G赛道上抢到更多先机。
 
欧盟也同样如此,在6G技术方面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欧盟委员会通讯技术部门副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盟目前正在准备一项关于“欧洲6G智能网络和服务战略伙伴关系的提案”,以联合承担的形式来推动欧洲地区对于6G技术的研究与推进。
 
鉴于美国在5G技术落后于中国大半截而无法在国际上占尽利益和话语权,在打压中方5G技术的同时,也提前进入6G的研究工作。而全球最硬核的科技大佬美国,在6G领域可谓是以抢跑的形式入场。说是“抢跑”,主要是美国不仅联盟了美国各大科技巨头携手共同研究6G,甚至还连接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在6G领域上共同开发。
 
各国斥巨资布局研发之时,中国同样早已加入研发的队伍当中。根据报道,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早在2018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便表示,我国已经着手研究6G的发展。也就是说,我国五点之前就已经进入6G技术的研究工作。
 
在2021年11月和2022年1月份,我国工信部教育部发布与6G研究相关的规划文案,其中内容明确表示我国对于6G技术的演进,并且接下来的工作将是继续加快推进6G通信网络。
 
实际上,五年前就已经入局的中国在6G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突破,6G通讯领域占有绝对技术优势。据报道,截止2022年1月份为止,中国在6G相关领域的专利占全球40%,居全世界第一位。而我国原本在5G技术占据35%就已经在全球独领风骚,如今与6G领域专利一对比,明显逊色不少。
 
我国工信部表示,能够在6G技术更快一步取得重大突破,得益于我国5G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目前,中国通讯企业对6G的布局逐步扩大,目标是在2030年或更早实现6G的商用化。基于目前我国在6G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很有可能在未来也和5G技术一样,能够比国际上更快一步进入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编辑:石丽丽       郭亚军        编审:刘正平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联系电话:400-6892-079 组织机构代码:MA0KB6T14
晋icp晋ICP备19001373号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110102006107号  广播广播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0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