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纪廉文化传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医药食品 聚焦三农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公安频道 司法频道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云南 >

纪检监察工作的精准监督

时间: 2021-03-06 22:23 作者:刘正平 来源:未知 点击:
         日前,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全会紧扣纪检监察工作“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的职能定位,深刻指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各地一些社区(村组)干部、工作人员违规侵害群众利益、优亲厚友、非法占用土地、挪用集体账户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小官巨腐”,对中央要求置若罔闻,对纪律规矩毫无敬畏,不收敛、不收手,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切身利益,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啃噬了群众获得感,越是基层,感受越深。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拖不得、等不得、慢不得,必须在精准聚焦“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上狠下功夫,通过规范权力清单、强化监督检查、阳光公示公开、畅通举报渠道等方式,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精准监督制约,要在厘清权责、规范运行上聚焦用力。精准有效监督始于制度、严于制度。针对“小微权力”具体化、分散化、末端化的特点,应建立“小微权力”运行清单,明确权力范围、运行流程和办理步骤,提高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水平。探索出台《社区工作者问责办法》,进一步规范问责方式、程序、规定等具体内容,为社区工作人员划红线立规矩,全面做实防止“小微权力”任性的各项基础工作。社区(村组)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办理事项做到“一次性告知、限时答复、按时办结”,有效杜绝推诿扯皮、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等现象发生,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精准监督制约,要在过程公开、阳光晒权上聚焦用力。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对三资经费收支、优抚救灾救济款项发放、集体土地和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重大决策事项等情况进行及时公示。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将“小微权力”服务事项的办理条件、运行流程、实施过程及结果,所有原始资料全部在平台上“晒”出来,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使广大群众“人人知晓流程、个个参与监督”。同步建立权力运行群众评价机制,定期组织“小微权力”运行满意度评价,广泛收集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切实增强群众监督有效性。
 
精准监督制约,要在压实责任、强化监督上聚焦用力。针对“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点位散、事项杂、统筹难的实际情况,要将纪律监督、监察督查、派驻监督、巡查监督与“单元制”监督、“体验式监督”等监督方式贯通起来、穿插使用,巡视巡察做到辖区所有社区(村组)全覆盖,彻查起底“小微权力”运行积弊,公开通报“小微权力”运行问题及社区(村组)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边规范、边警示、边震慑。结合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和重要工作推进,统筹运用“单元制”监督、“体验式”监督和“提级监督”等方式,突出监督重点,围绕“规范运行、全程公开、群众监督”等三个关键环节开展检查督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县区、街道(乡镇)“双通报”,倒逼主管部门、责任单位整改落实,持续传导压力,规范权力运行。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把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不断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向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以零容忍的态度向扶贫领域、民生领域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执纪亮剑,妥善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保障惠民富民政策落实,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编辑  贾广才)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上午开警示大会,下午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18日消息,2月17日上午,云南省召开清廉云南建设暨全省正风肃纪…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联系电话:400-6892-079 组织机构代码:MA0KB6T14
晋icp晋ICP备19001373号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110102006107号  广播广播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04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