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纪廉文化传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医药食品 聚焦三农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公安频道 司法频道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产业 >

“三月三”香火传

时间: 2023-08-30 23:48 作者:高玉柱 来源:本网讯 点击:

“三月三”香火传

作者:高玉柱

      人类文明发展和火密切相关。科学表明,是火烧熟了食物,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生食生饮啃生食物的时代,使人类的大脑迅速发展成熟,从而奠定了现代人类文明的生理基础。古时钻木取火,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活,并不是随随便便那个人都能进行这项工作的。有了火,保存火种更是一个部落的重要工作。火能驱散黑暗,撵走野兽,带来光明和温暖,烤熟食物供全部落人健康成长。如此重任,保存火种的人一定是这个部落里,对本部落无限忠诚,且德高望重的人。
在远古时期的洪洞羊獬历山和万安一带的村庄里传颂着娥皇、女英二位巾帼圣贤传火种的故事歌谣:
羊獬历山结缘亲,娥皇女英布福恩。
辅尧佐舜讲仁爱,孝治天下种善根。
传火种,授织麻,炒豆碾面煮豆沙。
一路香火总是情,巾帼双圣传天下。
这首故事歌谣留传了几千年,是一首久传不绝、动人心魄的的歌谣。

      远古时期,人兽共处。尧王居住羊獬,历山访贤得舜,并将娥皇、女英两个女儿许配他为妻的世界。在娥皇、女英结婚前一天的晚上,为了防止豺狼虎豹的伤害,羊獬村民们在娥皇、女英二位姑姑的草庵周围点起了篝火,聚集在一起,互相击打着木棒,蹦蹦跳跳,就像我们现代的篝火晚会一样热闹。娥皇、女英二位姑姑和村民欢快地度过了一个篝火夜宵,第二天她们便启程去了历山。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羊獬人到历山去接姑姑;四月二十八日,历山、万安人到羊獬接娘娘,这是千古留传下来的规矩,现在已形成了一种当地习俗、民俗文化。他们途经1县1区4个乡镇22个村庄,虔诚地礼拜迎送,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村村设案烧香,香烧得越旺,越表示虔诚。越能表达对二位圣贤的敬仰之情,香烟缭绕,袅袅不绝。
       据说是娥皇、女英嫁舜后,把火种、火具带到历山,并教会了方圆一带的人们取火、用火、保管火,改变了人们生食生饮的生活方式。那时候,哪个村落里断了火,便到历山娥皇、女英二位圣贤那里去接火种。
羊獬、历山两地相隔汾河,相距百里。古时,要走好几天,有时遇到刮风下雨、汾河暴涨,还得在沿途村庄歇息或住宿。尧王夫人自娥皇、女英嫁到历山以后,时刻挂念着两个女儿,所以常派人到历山送火具并探望女儿,给沿途村民传火送火。
      娥皇、女英是远古时代大仁大爱大善的圣贤,她们关心天下人的疾苦,常常把从羊獬娘家带的麻绳、麻布、炒豆等熟食施舍给沿途村庄的村民,所以汾河西岸历山一带敬称娥皇、女英为娘娘(娘娘当地方言读nionio,即祖母),奉为神明。
       羊獬、历山万安和沿途村庄的村民,每当远远看到接姑姑、接娘娘的火具时就奔走相告,集结在村口,欢呼雀跃。有的兴致勃勃地拿着钻燧取火,有的争先恐后地拿艾叶松枝来接火,有的提着陶罐来送水,有的虔诚地端着熟食“供品”来奉献,还有的敲着木棒、击打着石块且舞且歌:
二位娘娘贤孝兮,心系我庶民。
传我火种兮,赠布又施食。
教我仁爱兮,礼让相安乐。

       如今烧香代替了火炬,用黄线绳代替了麻绳,用红绸布代替了当年的细麻布……四千多年来相延不断。华夏后裔每逢重大节日或祭祀活动都要烧香,告慰祖先神灵后人没断了“火种”,以免挂念。
羊獬、历山万安每年这一接一送两个重大的节日活动,实际上就包括庆祝接火种之吉祥。
节日当天,羊獬、历山万安三地人山人海,庙里庙外、家里家外,到处是敬香烧纸,敬仰娥皇、女英二位圣贤的人,所到之处都是一番香火缭绕的景象。

      据《尚书》《诗经》中记载,在汉代之前,所烧的香火,以柴火、玉帛、牲口物品为主。到了汉武帝之后,香料才由西域传入,才开始以真正的香料焚烧。据了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曾有过焚香的习俗,古埃及人烧香的目的,是求取平安和富足,中国人在原始生活里烟火缭绕,无处不香,延续千古的现象,世界上实不多见。
中国大地上香火鼎盛不衰主要和佛教的传入有着直接的关系。据佛经传说,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前为父母首肯,对妻子指腹成孕,并留三炷香嘱咐妻子,孩子要两三年后才能分娩,如有人怀疑你不贞,你便点燃香火,我定回来告知众人。之后佛教徒便以烧香作为祈神消灾的方式。自从有了佛教,中国人的香火便悄悄地移往寺庙里。
也可能就是因为受此故事的影响,烟火现在成了人们生儿育女代名词。民间百姓,说谁家没儿没女就说是断了烟火。有谁说这羊獬三月三“接姑姑”活动,祭祀烧香迎接姑姑娘娘的烟火里,没有普通百姓祈祷生儿育女的愿望呢?
      在活动期间,人们不仅在庙里烧香、敬香,独特的是接姑姑队伍途经的所有村庄都设案敬香,沿途路上的行人三五成群跪在地上,土堆上插几炷香,或者垒几块小石块,把香插在缝隙里点燃;在田间地头干活的村民,放下手里的活计,地头插上几炷香,烧香跪拜。经过城镇街道时,商店门前的小方桌或圆桌上面的香炉点燃着香,摆放些瓜果、饼干、茶水供羊獬亲戚饮用。
      他们在路上、田间地头、商店的烧香礼仪是表达对娥皇、女英二位圣贤的尊敬、感激、感恩与怀念。更是对自己愿望的诉求。
     三月三正是“一路香火总是情,千古美德始文明”。
     三月初四的夜晚,是羊獬人从历山、万安接回姑姑的第一个夜晚,也是三月三活动烧香最隆重的一个夜晚。这天夜晚,羊獬大地上火光点点,闪烁灿烂。唐尧故园里有耄耋老人、年轻人、媳妇、姑娘、儿童等上千人手持高香在接姑姑的火种。
       接火种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要心无杂念,诚心诚意。接火种的仪式上,人们静而有序,但他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却展现在火光映红的脸上;夜晚,上千人高举几千香火的壮观场面,感天动地。羊獬人接姑姑,从这一刻起高举香火领着姑姑把家回;从这一刻起,家家户户敬姑姑的香火一天都不能断,一直烧到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历山、万安人把姑姑接回婆家。庙里的香火更不能断,每天有专人值班烧香……

      娥皇、女英在羊獬人眼里,她们是姑姑,是羊獬村里的姑娘,是先祖,而不是神;在历山、万安人眼里她们是娘娘(nionio),是先祖,也不是神。羊獬、历山、万安把娥皇、女英视为亲人而敬。每逢佳节,尤其是春节,羊獬、历山、万安三地人家,家家户户正中摆放着祖先、姑姑、娘娘(nionio)(娥皇、女英)的牌位,敬献年糕、麻饦、瓜果等祭品。每天给祖先、姑姑、娘娘(nionio)敬香跪拜,而得到的回报是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祖宗、姑姑、娘娘(nionio)的保佑;我们敬香、敬祖、敬姑姑、敬娘娘追思先祖,传承血脉,就是为了香火鼎盛,福报平安。
     烧香敬祖,敬姑姑,敬娘娘(nionio),是对先祖生灵的敬畏,是一种产生心灵动力、传承薪火的行动,是对先祖的感激、感恩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信仰的力量,是一种后人对先祖的崇敬和理解的表达方式。






编辑:李娟           编审:刘正平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联系电话:400-6892-079 组织机构代码:MA0KB6T14
晋icp晋ICP备19001373号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110102006107号  广播广播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晋)字第00439号